偏頭痛是一種常見的神經血管性頭痛,通常局限於頭部的一側,帶有伴隨脈搏的抽痛,可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不等。嚴重時,頭痛可能引致嘔吐、疲倦等症狀。長期反覆發作的偏頭痛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使他們難以集中注意力。
偏頭痛的成因尚未被完全確定,但多種因素可能與其發作有關。例如,家族遺傳、長期處於壓力大狀態或缺乏充足休息的人較易患偏頭痛。此外,偏頭痛在女性中更為常見,尤其是在月經週期期間,或是在使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中,由於荷爾蒙水平的變化,可能引起血管擴張或收縮,從而誘發偏頭痛。部分患者在頭痛發作前會經歷視覺上的先兆,如看到閃光、飛蚊或鋸齒形狀的視覺障礙等。
偏頭痛可分為四個階段:前驅期、先兆期、疼痛期和後期。每個階段都可能出現不同的症狀,但並非每個人都會經歷所有階段。前驅期通常在頭痛發作前一至兩天出現,患者可能會有情緒變化、疲倦、肌肉僵硬和對特定食物的渴望等預兆。先兆期則是在頭痛發作的數小時至數天前,患者可能會經歷閃光、肌肉刺痛和麻木等症狀,這些症狀可能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疼痛期是偏頭痛的主要階段,患者會經歷重覆的頭痛,可能伴隨嘔心、眼睛或耳朵疼痛等症狀,持續數小時至數天。疼痛期後,偏頭痛的影響可能持續數天,後期症狀包括頭痛部位的酸痛感、身體疲勞等,突然的頭部運動,如搖頭或彎腰,也可能會再次引發短暫的頭痛。
目前,治療偏頭痛的目標在於減少發作頻率、減輕痛苦程度或縮短痛苦時長,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在出現視覺先兆,特別是閃光或其他不尋常的視覺現象時,患者應立即約見眼科視光師進行放大瞳孔檢查眼底,以排查這些症狀是否由視網膜疾病,例如視網膜脫落所引起。這麼做可避免患者誤將這些症狀當作偏頭痛的一部分而延誤治療其他眼疾的最佳時機。此外,保持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和避免過度疲勞也有助於減少偏頭痛的發作。如果偏頭痛頻繁發作或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建議尋求醫療評估,以排除其他潛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