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斑前膜是一種影響黃斑點的眼病,不少病人會問:「我是不是有黃斑病變?」儘管黃斑前膜和黃斑病變都有「黃斑」二字,但它們其實是兩個不同的眼病,只不過兩者同樣影響視網膜中心的黃斑點而已。本文旨在解釋黃斑前膜,幫助大家了解兩者的區別。
黃斑點是視力最銳利的中心點,使我們能夠清楚看到物件細節,對正常日常生活非常重要。黃斑前膜,顧名思義,是指在黃斑點表面形成的一層薄膜,由視網膜內的纖維組織增生導致。當這層纖維膜逐漸變厚並收縮時,會對黃斑點造成拉扯,導致其變厚、變形,嚴重時甚至可能穿孔。
黃斑前膜的症狀包括看到的物體線條扭曲、視力模糊及對比敏感度降低。不過,由於早期的黃斑前膜對視網膜的拉扯力不強,一般對視力沒有顯著影響,不過當黃斑點開始變形甚至穿孔時,病人視力便會逐漸惡化,甚至失明。
黃斑前膜是常見的眼疾,而年齡增長是黃斑前膜形成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此外,其他眼疾如糖尿上眼及眼中風等、曾接受眼部手術、患有糖尿病以及家族遺傳等因素也可能增加患上黃斑前膜的風險。
在例行全面眼睛檢查中,放大瞳孔後,眼科視光師會檢查視網膜,如發現了黃斑前膜,會透過光學相干斷層掃瞄(OCT)進一步評估黃斑前膜的程度,包括觀察其形狀、厚度和位置,以評估其對黃斑點結構的影響。
在黃斑前膜的初期階段,並且尚未對視力造成重大影響時,未必需要立即治療。然而,如果症狀加劇並明顯影響到視力,患者則可能需要接受黃斑前膜切除手術,以期恢復視力並緩解症狀。眼科視光師會建議病人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chart)進行定期自我監測,這是識別黃斑前膜進展的一種有效工具,有助患者在每次全面眼睛檢查之間自我追蹤中央視區的任何變化。如有任何明顯變化,應立刻找眼科視光師,以及早檢查情況是否有惡化。
為了保護黃斑點的健康和減少患上其他眼疾的風險,應避免吸煙並減少長時間暴露於紫外線下,如在戶外戴上太陽眼鏡。定期找眼科視光師進行放大瞳孔全面眼睛檢查,有助於及早發現黃斑前膜等眼疾,及時得到適當的建議和治療,保持良好的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