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政府愈趨重視市民的眼睛健康,增撥資源在不同眼疾治療上。但預防勝於治療,政府預防眼疾的工作仍然十分不足。本港五大眼科視光機構:護眼基金、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院、香港執業眼科視光師協會、香港眼科視光師學會及香港隱形眼鏡學會舉行聯合記者會,推算10年後每年可能新增14,000人近視達600度,日後患上不同眼疾的風險大增;五大眼科視光機構促請政府,儘快制訂全面的控制兒童近視政策,防止問題惡化。
10月8日是世界視覺日,今年的主題是「全民的眼睛健康」。國際防盲協會(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the Prevention of Blindness, IAPB)今年特別指出,要特別關注弱勢社群和有需要幫助人士的眼睛健康 。本港兒童近視問題愈趨嚴重,尤其需要關注。
61.5%的12歲港童患近視
本港學童的近視比率隨著年齡增長而上升,由學前兒童的6.3% ,倍增至6歲的18.3% ,至12歲時更攀升至61.5%,而21-30歲的成年人患近視的比率更高達84.7% 。香港眼科視光師學會司庫吳耀輝博士指出:「本港為全球學童近視比率最高的地方之一,實在不容忽視,以12歲小童的近視比率(61.5%)為例,遠高於澳洲的42.7%和歐洲的8.3% 。」
他分析,本港學童近視比率高的原因,相信與長時間使用近距離視力 ,如寫字、閱讀、打電子遊戲機、過多的課堂和補課 、少進行運動及戶外活動有關。「有研究指出,每增加1小時戶外活動,近視風險隨之減低0.87倍 ;另一項研究比較發現,小息期間逗留在戶外活動班級,新發現有近視比率(8.41%)較一般班級(17.65%)低超過一半 。然而,香港執業眼科視光師協會2015年訪問了1,674名小學生家長的調查顯示,本港學童除體育課外,每週平均僅4小時在戶外活動 。」吳耀輝博士說。
近視600度 增眼疾風險
兒童近視問題嚴重,普遍以為戴眼鏡矯正視力就可以,沒有甚麼大不了;然而,兒童正值發育階段,近視容易加深,當演變成深近視,即600度或以上,長大後患上不同眼疾的風險大增:
「不少人以為深近視,日後接受激光矯視便可;事實上,深近視意味眼球拉長,激光矯視只可將角膜磨平,令影像正確落在視網膜上,因而不用再配戴眼鏡,但激光矯視無法將已拉長的眼球變回原狀,患嚴重眼疾的風險不能減少。不少與深近視有關的眼疾,嚴重的會致盲。」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院助理教授林全博士補充。
推算十年後香港每年可能新增14,000人近視達600度 444人視網膜脫落
兒童患上深近視的風險不容忽視。要推算近視度數隨年加深至18歲的情況,可以根據以下兩條方程式 , :
本港7歲兒童患有近視比率(近視達50度或以上)為26.4%,根據政府統計數字,於2013年本港7歲學童人口為52,512人 ,按此推算十年後每年可能新增近14,000人近視達600度。換句話說,每年可能新增近14,000人處於患上不同眼疾的高風險之下!而當中3.2%很可能會出現視網膜脫落,即每年新增444人!而愈年輕患上近視,每年近視度數的增幅亦愈大,意味深近視及患上嚴重眼疾的數字可能更高。
香港執業眼科視光師協會會長及兼任副教授鄭偉澤眼科視光師表示:「更令人擔心的是,近視除影響患者,更會遺傳給下一代,理大最新研究顯示 ,父母雙方均無近視,子女的近視風險為49%;父/母其中一方有近視,子女的近視風險為58%;如父母雙方都有近視,子女的近視風險更高達78%!本港現時近視比率高,近視和不同眼疾的風險只會代代相傳,而且不斷惡化,政府實在有必要及早制定政策,解決已可預見的全民健康危機!」
他引述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視兒童近視問題,早於2001年推行國家預防近視計劃(The National Myopia Prevention Programme, NMPP) ,主力研究政策和推動防止兒童近視的工作,以及遏止兒童近視惡化。NMPP主要透過教育和視力篩查改善問題,如幼稚園和小一學生,如果視力較差(6/12(代表約100度)或更差),會被轉介至當局的兒童健康中心或視光診所(refraction clinics);其他措施包括主動接觸公眾和到學校教育兒童、家長和老師,鼓勵他們維持良好的護眼習慣。最近的數據顯示,新加坡的兒童(7-12歲)近視比率由2004年的38%,下跌5%至2009年的33%率,可見政策收效 。
促政府儘快制訂全面控制兒童近視政策
本港兒童的近視問題實在刻不容緩,可惜仍未有全面的相關政策。現時,有關學童視力健康的措施只包括教育署給予學校的指引,如建議每20分鐘小休,遠望20呎最少20秒等,以及衛生署學生健康服務的基本視力測試。基本視力測試只屬視力篩查,更並非由眼科視光師進行,而整個衛生署只有XX名眼科視光師,即使視力篩查不合格,輪候眼科視光師跟進可能需時9個月。本港學童的近視比率仍不斷攀升,反映現時的措施未能有效控制兒童近視問題。
同時,對於視力問題,政府向來只著重於治療,忽略從預防及近視控制著手的重要性。要長遠有效處理兒童近視問題,應由「治本」出發,將資源投放於控制兒童近視,成本效益遠高於治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處理。
有見及此,五大眼科視光機構建議政府儘快成立跨部門(包括教育局、食物及衛生局、環境局、民政事務局等)防止兒童近視委員會,專責制定政策推動控制兒童近視的工作,同時從不同層面著手:
學校層面
向學校發出指引:
社區層面
專業層面
家長層面
眼科視光師接受專業訓練獲得註冊資格,並受《輔助醫療業條例》監管,致力守護學童視力健康。透過綜合眼科視光檢查,及早發現兒童的屈光不正問題,配以適合的眼鏡或近視控制療程,改善兒童近視問題。「近年本港兒童的近視問題不斷惡化,加上他們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增多,相信未來兒童近視問題只會愈趨嚴重。多年來,只憑民間力量透過教育宣傳,難以遏止兒童近視問題的升勢,問題已經迫在眉睫,政府必需要儘早制定全面的控制兒童近視政策,改善兒童近視問題,避免眼疾帶來的醫療負擔拖垮未來的公共醫療系統。」香港執業眼科視光師協會會長及兼任副教授鄭偉澤眼科視光師說。
ATV
CRHK
Oriental Daily News
hk.on.cc/hk/bkn/cnt/news/20150929/bkn-20150929104402390-0929_00822_001.html
Sing Tao
www.stheadline.com/inews-content.php
RTHK (Chi)
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214291-20150929.htm
RTHK (Eng)
news.rthk.hk/rthk/en/component/k2/1214273-20150929.htm
Apple Daily